中国历法改制新论(二)
司月炜 15191008049
一、公历、阳历、农历、阴历、闰年闰月闰日的由来
1、 公历
公历也叫阳历,儒略.格利历。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长度365.2422天为依据推算制定出来的。公历纪元,也称基督纪元,用公历纪年的起算年代。现行的公历的前身为儒略历,由罗马皇帝儒略.凯撒颁布,参照“太阳历”来编制历法。儒略历法对埃及“太阳历”,每年约四分之一天的误差作了这样的调整,设评年和闰年,平年365天,闰年366天,每四年置一闰年,单月31天,双月30天,,二月平年29天,闰年二月30天,其它双月每月30天。这样就更接近回归年。于是,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,在欧亚非很多国*和地区推行。公元532年(相当于我国南朝梁武帝中通四年),僧侣狄奥尼亚(Dionysius)宣称,基督徒的纪年,要从基督诞生那年算起。他认为基督诞生于532年前,下一年应是533年,533年(现在的公元纪年法是从这一年开始的,并非从公元一年开始。)在教会主持下,此法首先在基督教盛行地区传播,后来为世界大多数国*所采用,故名公元。公历虽然与太阳历的时间相比,仍有11分14秒的误差。128年后又相差一天,积累到十六世纪末,竟差了10天。于是,罗马教皇对儒略历作了修改,以公元纪年作标准,能被4除尽,仍然不作闰年,还必*能被400除尽的才作闰年。
1912年,中华民国成立,孙文宣布采用公历纪年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全国政协会上通过,仍然沿用世界大多数国*通用的公历纪年法。
2、 公历年月日的长度及时间顺序安排
公历的历年长度定为365天,一年分为12个月,规定1、3、5、7、8、10、12月为大月,每月31天,4、6、9、11月为小月,每月30天,2月为平月28天,这样12个月总计为365天,与回归年的长度相比,一年要短0.2422天,合5小时48分46秒,累计4年后误差就可达一天。因此,规定在分历年中每过4年就增加一天,这一天加在2月内,这一年就叫“闰年”,闰年的2月是29天,这一年总计为366天。规定凡是能被4整除的公元年数是闰年。
每过4年闰一次后,平均历年的长度为(365x4+1)÷4=365.25天,这已经很接近回归年的长度,只差0.0078天,平均一年差0.0078天,累计400年就比回归年要多3天.如何消除这400年中多出的3天呢?除了上述的凡是能被4整除的公历年外,又增加了一条额外的规定,即公元年数末尾为两个零的年份,要百位以上的能被400整除者才为闰年。如:1800年虽能被4整除,但它的百位以上的数“18”不能被4整除,所以1800年不是闰年。而公元2000年因其百位以上的数“20”能被4整除,所以是闰年。这样以400年为一个周期,其中97个闰年,303个平年就去掉了400年中多出的3天。
公历以400年为一个周期来计算,平均历年的长度是:【303x365+366x97】÷400=365.2425天。这与回归年的长度相比,平均每年只差0.0003天,合26秒,400年累计也只差2小时53分,这个误差显然是很小很小的了。但再过300年后累计又要差一天了。公历的这种年月日的安排设计,已经是目前世界上非常合理的历法了。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,随着天文观测的发展,科技的发达,社会的进步,也将会有更科学,更合理的天文历法出现,这是人类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。
3、 农历、阴历
农历,也叫阴历,是中国的传统历法,又叫华历、夏历、汉历、中历等名称。农历
是阴阳历的一种,在民间通常被错误的称作阴历。农历是取月相的变化周期,即朔望月的圆缺周期为月的长度。再加入干支历、24节气的成份,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,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。农历是以华历(阴历)为基础,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。所以,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,不应该叫阴历,而是阴阳合历。
农历年分为平年和闰年,平年为12个月,闰年为13个月。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,大月30天,小月29天,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,一年中哪个月大,哪个月小,由计算决定。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,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,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夏历上,就没有固定的时间,不能反映季节转换,但阴历可以反映潮汐运动现象,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的指南,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,因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:为了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天,于是有了“置闰法”进行调整,是阴历月相总天数与阳历回归年总天数相适应。
4、 闰日、闰月、闰年
公历,即阳历、儒略历,一年平均长度为365.2425天,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。平
年为365日,和回归年比较,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。从公元前46年采用儒略历起,到16世纪末,春分日由3月21日提早到3月11日,罗马教皇于1582年10月4日命令以次日(即原10月5日)为10月15日,为了避免以后积累误差,规定以公元纪年为标准,凡是能被4整除尽的年,但还要每逢只被400除尽的才是闰年(1900年不能被400除尽,因而这年不是闰年,2000年能被400除尽,这年就是闰年)。
每逢闰年,在2月份增加一天,由28天增为29天,增加的这一天称为闰日,每400年共增加了97个闰日,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.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,全年12个月,通回归年比较,每年相差约10日21时,因此设闰月加以调整。规定年闰一个月,5年闰2个月,19年闰7个月,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,凡有闰月的年也叫闰年。
四、24节气与农事安排
1、24节气的由来
二十四节气,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。
中国传统历法中的24节气,是根据地球公转在轨道上的位置来决定的,毎向东转15度,即为一个节气,共360度,所以有24节气。每年12个月,每月有两个节气,春季自2月至4月,共有六个节气。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,依次为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。夏季自5月至7月有六个节气,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、依次为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。秋季自8月至10月有六个节气,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。依次为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。冬季自11月至次年元月有六个节气,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,依次为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
我国气候一词,是从一年有24个节气和72个物候(每一个节气分为三个物候)的简称而来的,它是指某一地区经常出现的和特殊天气的综合,它既包括该地区经常出现的天气情况。可见,天气与气候是既有联系,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,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受太阳活动,大气环流、地面的物理性质和人类活动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,气候变化的规律至今还是一个谜。气候与节气的关系,在于词义概念含量大小上,气侯是大概念,而节气是气候内一年24节气中的称呼,故称24节气。
2、 二十四节气歌:
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
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,
上半年三、二一,下半年八、二三,
每月两节日期定,多相差一两天。(未完待续)